<表達創造影響力手冊 / 🟨三:技巧與實戰 / 章節7:結構化表達

有些人一開口,就能讓全場跟上他的思路;有些人則說不到三句,就讓人迷路。這差別往往不在知識,而在於結構

S__1400855.jpg

結構化表達就像蓋房子—再漂亮的裝潢,如果沒有樑柱,房子也會一碰就垮。 同樣地,再聰明的想法,若缺乏清晰架構,也只會散落成片段,無法讓人抓住重點。

想像這個場景:在會議中,兩位同事被要求分享看法。第一位天馬行空,想到什麼說什麼,講了五分鐘後,大家仍搞不清楚重點。第二位僅用兩分鐘,就把「問題—影響—解決方案」三段清楚說完。顯然,後者更讓人想合作,因為他的表達不只是傳遞資訊,而是提供一種幫助他人「省思考力」的工具。

結構化表達的關鍵不是讓你的話「更複雜」,而是讓聽者「更輕鬆」。當你能以清晰的層次引導,對方的注意力就會放在你的內容上,而非困惑於「你到底想說什麼」。這就是結構的力量。


<aside> 🔒

結構化表達,就是幫助聽眾在腦海裡建立一張地圖。當別人不用再花力氣猜你的路徑時,他們自然就能專注在你的想法。

「會說話的人,往往不是腦袋最快的人,而是懂得幫別人鋪路的人。你說得越有結構,世界就越願意跟著你走。」

7.1:PREP 法

7.2:故事模型

7.3:問題–方案–結果公式

</aside>

繼續➡️ / 🛖回到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