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表達創造影響力手冊 / 🟨三:技巧與實戰 / 章節7:結構化表達 / 7.2:故事模型

人天生喜愛聽故事。你或許曾經注意到,當你在台上分享一連串數據或理論時,觀眾的眼神開始游移;但只要你說:「我有個朋友,曾經遇到這樣的情況……」大家立即專注聆聽。這並非偶然,而是因為故事是人類理解世界最原始的方式。

S__1400862.jpg

一個好故事不需華麗詞藻,而是需具備「主角、目標、困境、解決」四個關鍵元素。 主角讓人產生共鳴,目標提供方向感,困境創造張力,解決方式則帶來希望。

舉例來說:若你只是說「努力很重要」,這句話可能已被聽眾聽過無數次。 但若你轉而敘述「有位同事因不被看好而幾乎放棄,卻堅持每天凌晨四點起床準備簡報,最終成為公司最年輕的主管」,此時,聽眾不僅理解道理,更能親身體會努力如何帶來轉變。

故事的威力在於它能讓聽眾「感受」而非僅僅「知道」。 當人被情感觸動,才會真正記住你傳達的訊息。 你無需等到成為演講家才開始講故事,只需從日常生活中選取真實片段,以「主角–目標–困境–解決」的框架串連,就能使你的表達更加生動有力。


<aside> 🔒

故事不只是插曲,而是最有效的說服方式。因為當情感被打動,理性思考才會隨之而來。

「別低估你的人生經歷,它們是你最獨特的故事。當你願意分享,影響力自然會流動。」

</aside>

繼續➡️ / 🛖回到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