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表達創造影響力手冊 / 🟨三:技巧與實戰 / 章節7:結構化表達 / 7.1:PREP 法

有時候你心裡的想法明明很清楚,但一講出口,卻發現別人一臉茫然。這不是因為你缺乏內容,而是缺少一個讓人能「跟得上」的思路。PREP 法就是這樣一張簡單卻實用的溝通地圖。

PREP 代表 Point、Reason、Example、Point again, 意即「先給結論,再解釋理由,用例子支持,最後重申重點」。這個結構雖然看似固定,但在關鍵場合,它能讓你的表達既簡潔又有力。

S__1400856.jpg

想像你在會議中被臨時要求發表意見。如果你慌亂無序地發言,聽眾可能只記得你的緊張,而忘了你的核心訊息。但如果運用 PREP 結構,即使只有短短一分鐘,你也能表達得條理分明。比如當有人問:「為什麼我們要調整這個專案的方向?」

你可以這樣回應:「我認為調整是必要的(Point)。因為不改的話,我們的進度會延誤,成本也會上升(Reason)。去年類似情況下,另一個部門堅持原方向,結果花了兩倍時間才完成(Example)。所以現在改變方向不是冒險,而是避免更大風險(Point again)。」

這樣的回答不僅清晰明瞭,還能讓人立即理解你的邏輯。PREP 就像是一條安全繩,幫助你在即興場合中依然能穩穩地表達自己。


<aside> 🔒

小知識

心理學研究顯示,人類的工作記憶只能同時處理有限的訊息。PREP 的結構正好符合「有限訊息→有序呈現→重點強化」的原則,讓聽眾更容易記住你的重點。

「你不需要準備一千句完美的話,只要有一個清晰的結構。PREP 會讓你的每一句話都有分量。」

</aside>

繼續➡️ / 🛖回到目錄